精裝修房屋糾紛引關注
針對中糧地產南京、南京富力地產和南京雅居樂等9家開發商聯名向江蘇省高院院長“陳情”一事,江蘇省高院新聞辦主任張志平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江蘇省高院已經留意到該信息,但目前未收到任何書面報告。記者聯系富力、新城等涉事房企,截至記者發稿時,大多房企未回應,個別房企表示目前不方便發表意見。
出現糾紛
開發商指出,富力項目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參考及照搬;此前的審理對精裝修部分的價格計算方法不合理。商品房預售合同體現買賣雙方的自由意愿等。
2017年12月28日,針對一些購房者起訴南京富力退還裝修價差案,在原一審和二審均駁回購房者訴訟請求的基礎上,南京中院再審改判,要求富力退還每戶購房者20萬元左右價差。
3月25日,記者從位于南京的富力十號的業主處了解到,該小區2015年收房時的確存在很多問題。隨著進行幾次整改,大多數問題得到解決,并不影響目前的居住。
記者在附近幾家中介走訪得知,富力十號曾因“精裝修風波”名噪一時?!白鳛榇颂帯勒?,每平方米4500元的精裝修標準,如此質量實在說不過去?!辨溂乙晃还ぷ魅藛T說。
一位曾參與富力十號驗房的驗房師對記者表示,自己和同事驗收過富力十號多套房源,幾乎每一戶都有很多質量問題。例如,臥室吊頂滲水、墻面空鼓、門面掉皮、柜門不平整等。
加強監管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相關八起案件均已掛網。
判決書顯示,由于各家企業建材報價不同,南京中院實際并未采信業主和南京富力的報價依據。南京中院依據企業裝修過程中應交規費和稅金反推出實際裝修成本與業主實際支付的裝修成本算出了差價。
一位律師對記者表示,相關判例對于后續類似案件有參考作用。對裝修房質量有異議的購房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2019年1月,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城鄉建設委員會、物價局3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全裝修建設管理的通知》。南京版的“精裝修監管新政”正式落地。
新政要求,新上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中的毛坯價格和裝修價格,在商品房銷售合同中進行明確。商品房銷售合同應包括房屋總價、毛坯部分價格和裝修部分價格等內容。新建全裝修住宅項目應按所售主力戶型1∶1要求建設交付標準樣板間,交付標準樣板間應與裝修評估報告、全裝修示范合同的裝修標準一致。在公開展示的交付標準樣板間中標注各大件的標準品牌。對于部分定制產品,需注明材質標準。
另外,新政規定南京將建立第三方全裝修價格評估機構名錄庫,承擔裝修價格評估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在名錄庫中隨機抽取。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評估結果負責。
行業亟須規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這并非南京個案。購房者與開發商針對裝修價值的糾紛最近幾個月出現井噴。核心原因是部分熱門樓盤將高價裝修成為購房的必須附屬,而不是可選。
過去兩年,很多城市房價明顯上漲。地方政府針對調控采取限價政策,但限價只限網簽價格,忽視了購房者的實際支付價格。開發商在裝修、家電等部分額外定價。此外,不排除少數購房者缺乏契約精神,借此謀取一些利益。
房地產人士指出,“雙合同”捆綁裝修可能帶來四大風險。首先,高額首付增加資金負擔。簽訂“雙合同”捆綁裝修,給購房者帶來了更大的首付壓力。其次,裝修由開發商驗收,質量難保證。第三,出售房產時將面對更高稅費。第四,違反政策,擾亂市場。拆分售房合同和裝修合同的形式掩蓋真實的市場數據。
張大偉表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方協商解決。從市場發展看,地方政府調控應該回歸真實價格,而不是調控網簽價格。